首页 >> 土家文化 >>土家美食文化 >> 《舌尖上的年味》解说词 带你领略沿河土家族的新年美食好滋味
详细内容

《舌尖上的年味》解说词 带你领略沿河土家族的新年美食好滋味

土家美食,脱不开岁月的印痕,它是土家先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,留给后人最原始的记忆。

我家是附近十几户人家唯一有打糍粑所需要的工具的,石头雕成的巢和十几年没用坏的粑粑木。每年除夕,邻居们都会抬着自己家刚出锅的糯米来我家打糍粑,如果一时间排不到,还要借我家的煤火或者电磁炉先把糯米继续蒸一蒸。因为这件事情多半是妇女们张罗,打糍粑又实在是一件力气活,妇女们很难操作,所以,每年除夕,我爸就成了义务工,给大家打糍粑。

我家自己的,还得等邻居们都打完了,走了,才能开始。我妈要打,我爸还不让,非要自己来。结果每次除夕过后那一两天,都叫着说自己手臂疼。幸好过年那段时间也没什么农活要做,疼了几天,多半也就好了。

不知道具体是那一年的除夕,他躲了出去,其实他如果在现场,实在不愿意,大家也不会说什么,毕竟乡里乡亲,这点事也能互相理解。可是,如果他这样的老实人在现场,不可能忍住不帮忙,所以还是走开的好。邻居的妇女们没办法,只好互相帮忙,轮流上阵,或者把自己家的老公叫过来。

每年的年糕,还是一样的味道,不过,我知道父亲老了。

春节打糍粑,是贵州很多地方,很多民族共有的习俗。糍粑都是用糯米打的,不过吃法却各有各的讲究。有些地方喜欢沾点融化的红糖,有些地方吃的是白糖,有些地方喜欢用甜酒来煮,有些地方喜欢用油炸,有些地方干脆用火烤。

因为在电视台做节目的缘故,我吃过贵州很多地方的糍粑。我个人比较喜欢的,是糖煎糍粑,这是一道绝佳美食。把糍粑切成薄片,锅里火烧旺了,倒入些白糖,等糖化了冒出少许气泡,把糍粑片贴在锅面两面翻煎几分钟,糖煎糍粑就好了。盛在一个白净瓷碗里,色泽金黄,香气馥郁,让人馋涎欲滴。到了年关,一些人家还用刨子把糍粑刨成薄片晒干,在油锅里炸上几分钟,做成油炸糍粑片。松、脆、酥、香,落嘴消化,唇齿留香,是过年招待客人的一道可口点心。

糍粑并不好看,却有着农家过年独有的滋味,货真价实,实实在在,不含半点虚假的成份,一米一粒,一杆一棍,都沾带着股浓浓的春节气息。

糯米包子,这一传统美食经久不衰,代代相传,倍受沿河土家人的青睐。

每逢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必吃糯米包子,颇有大年“压轴”之意。糯米包子白白圆圆的外形,与汤圆非常相似,同样象征着团团圆圆,阖家欢乐。

一进入腊月,土家族的大人们就开始不停的忙碌,孩子们守在锅边,期待着糯米包子出笼的时刻,这是发自心底的幸福。

糯米包子的的外形看似简单,制作过程却十分复杂。把糯米放在温水里浸泡,过一段时间后倒出晾干,放在“舂米对”里捣成粉末,再用细筛过滤成汤圆面,细筛过滤的汤圆面粉是湿润的,不能直接存放,要先装在圆圆的簸箕里面放在太阳下反复摊晒,然后储存,需要做糯米包子的时候才取出面粉。

做糯米包子的馅十分讲究,先把肥瘦均衡的猪肉用油煎熟,取出冷却,然后切成肉丁,放入一定量的葱和蒜,搅拌均匀,再放入冰箱冷藏待用。

如今的土家人,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,不用等到过年,就可以吃到糯米包子。

小陈带着年幼的女儿,一起来到专卖糯米包子的小店。糯米包子晶莹剔透,用筷子挑起一口咬下去,油汁迅速溢出,顺着嘴角四处流淌。糯米、猪肉和葱蒜混合的香味在空气中逗留,引起食欲的极度膨胀,再吃一口,鲜美可口、油而不腻,香味从舌尖一直浸润到心里。这是曾经过年才有的味道,是蕴含着母爱味道的满足感与幸福感。



公司简介

领导介绍

发展历程

公司荣誉




通知公告

公司新闻

行业新闻






售后服务

联系我们

电子地图






进入手机站

扫码关注

技术支持: 贵州锦鸿创兴科技有限公司 | 管理登录
seo seo